babillion’s blog

地球村人です。プロの翻訳者ではないが、趣味で文章を翻訳したり、気ままに感想文を書いたりします。コメント大歓迎です。よろしくお願い致します。

【译文】关于“赖活不如死了好”的想法

【译文】关于“赖活不如死了好”的想法

对于人来讲,死是一种神秘,激发着人们对未知事物特有的期待和不安。对不可掌握的事情,人们只能加以揣度,“相信”往往发展为“信仰”。这种信仰可能是否定的,也可能是肯定的。

针对通常而言的“身体”的“疾病”,如果处于无法治疗的末期状态,强制让“身体”延续生命的治疗方法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反对。尤其是对于可能涉及剧痛的情况,人们很容易想到“如果是我,就不会希望这样靠连接着各种生命维持装置来活着”。

这就是在说“与其勉强活着,不如死了更好”。先不考虑哲学上伦理上的问题,在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这种事例要多少有多少。

还有一个看法是“生存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把生存本身化为目的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同样的,作为生存本能的投影,多数人大概会报以“我的话,不想在人生的中途死去”观点,反对无病无灾的人选择死亡。如果非要去说明这个观点的道理,人们往往会说“只要活着,说不定还会遇到什么好事”。但这个说法,从掌控感觉的右脑和掌控语言的左脑来看,各自有所区别。逻辑上,“只要活着,说不定还会遇到什么好事”……其实就是谁都不知道未来怎样,但对于不知道的事情,只把着眼点放在“说不定还会遇到什么好事”上面,大概还是因为对于死亡的本能的拒绝反应。这种拒绝反应大概是所有生物的共性——我们是数十亿年地球生物进化淘汰后保持种族繁荣的精英,不论手段多么卑鄙丑恶,运用一切方法生存下去应该是刻印在我们基因最底层构造上的基本原则。

在肉体孕育出心灵之前,上述生存本能主导的意识没有矛盾。最近的研究表明,一部分动物也发现了“自我”——这与单纯的感情反应(比如许多动物都能表现出类似喜怒哀乐的感情)不同的是,自我意识指能够把自我作为对象进行明确指认和表述的能力。


如果说在“身体的苦痛”(按照标准模式来说也是心灵感知的苦痛)的情况下,本文开头部分的推论成立,那么把“心灵”当作跟身体同等重要,乃至高于身体的重要存在,那么结论是必然的。当然,个人的想法是自由的,但从心灵创伤医疗的现场来看,如果你从一开始就坚信一件事是“错”的,那么不论怎么在表面上堆砌道理,也不会受到好的效果。对于上学拒否问题或性关联问题也是如此,在认同所有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必须综合考虑包含精神层面在内的整体的QOL(生活质量)。甚至可以说,QOL本来就应该从精神(意识)层面去衡量。

进一步说开来,不惜让主观QOL显著低下也要延续生存是否合理?也就是说,我们该怎样衡量主观QOL和人的信仰——“生存本身就有价值”,“死亡是可怕和错误的”,“神告诫我们怎样怎样”之类的信仰。我们需不应以诸如“只要活着,说不定还会遇到什么好事”等无责任的命题,或者“一时的糊涂”“那是你太软弱了”之类的套话来回避冷静的直面问题。因为即使你想回避,很可能早晚还是要去面对这个巨大的问题。这里我们不妨尝试去认真思考。

我自身对这个问题可以说并没有太多感受。鸟儿不给死亡命名,鸟儿只是不动了。……会持有这样的感觉,大概是因为对物质或精神我习惯于不会发自内心的去关注吧。同时,也许跟自己有没有身边的人忽然消失不见的体验有关。我想,一旦有了类似经验,本能的不想说那个人的坏话,思维更容易保持一种相对客观和非决定论态度的倾向。

猫会想烟一样突然消失不见,人同样也有时突然不再回来。有人选择用沉默的呼喊代替大声呼喊来表达心声。直白的说,这都是人的表达方式或附属产物,不论何种形式,根据评判者所处的时代或社会文化对此可能得出不同的观点,然而也仅仅如此。

蝴蝶不顾旧蛹。

——————————————

原文:faireal.net     2000/9/22
译文:转载自由   2015/9/5